濟南瑞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聯係人:陸奉勇
電 話:0531-87483989
手 機:13905416779
郵 箱:13905416779@163.com
郵 編:250308
網址:www.boerbearings.com
地 址: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張夏工業園區
它實在太精細複雜了。有些以豪飲著稱的遊牧人,招待客人時喜歡一醉方休,這是因為他們日常社會交往較少,來了客人猶如過節;但其禮數和講究通常很簡單,至多灌下幾碗即可。
東亞的日本、韓國,職員們喜歡下班後集體喝酒,但日本人基本保持隨意,韓國人比日本人更講究尊卑,但其禮數的複雜程度遠不能與中國相比,也不像中國這樣非要把人灌醉不可。
自古中國就有勸酒傳統,但古人的勸酒、灌酒,與其他民族的勸酒並無特別不同,而今天中國的酒桌文化因為發展出一套通行全國的規則,並非古代傳統的簡單繼承。
中國各地酒桌文化基本原則相同:下級向上級敬酒,顯示恭敬和服從;上級對下級勸酒,表現親密與庇護;同級間相互鬥酒,則展示力量,活躍氣氛;每一級不能亂了步驟。
敬酒順序:
必須先等位尊者互相敬酒,然後才是位卑者按層級高低,先後向位尊者敬酒;一定要弄清地位排序,先敬地位高,然後次高,一旦順序出錯,不但易引起不悅和懷疑,而且會弄得位尊者之間彼此尷尬。
敬酒姿態:
位卑者向位尊者敬酒,必須離席走近位尊者,碰杯時杯口必須低於對方酒杯,無論對方喝多少,都必須雙手舉杯先幹為敬。位尊者若離席向位卑者們敬酒,位卑者們須做感動雀躍狀。
灌酒規則:
地位高者當然是酒宴上被灌酒的目標,但隻能適可而止,位尊者喝到適度,充分領略下屬的忠誠後,接下來通常是欣賞手下麵紅耳赤互相灌酒的娛樂時段。
鬥酒規則:
若是兩個組織參與的酒宴,通常主人會努力把客人們放倒,但位尊者總有人代酒,雙方主帥並非鬥酒主力,承擔重任的多半是中層骨幹。所以,被放倒的通常是敢為領導豁出去的中層。
兩個單位鬥酒,價值不是把對方擺平,而是各自增進內部凝聚力——平時難得在領導麵前表現的下屬有了直接機會,而下屬忠心耿耿的表現,則會讓領導非常享受。
酒能讓人放鬆、興奮、自控力降低,容易快速建立互信和親密關係,在人情社會,它幾乎是情感粘合劑。而在人情因素考慮較少、講究規則和程序的社會,酒宴就很難成為商務、公務活動中的重要紐帶,酒更多出現在個體之間交流感情的場合。
所以,人情社會較濃的東亞國家勸酒文化相對較濃,而日本、韓國、中國的社會尊卑層級分明程度有別,酒桌文化的強度明顯有遞進關係——中國人雖不像韓國人一 樣,年齡稍大幾歲就分出地位高下,但中國整個社會的組織體係都被納入自上而下的15級行政級別,這種層級和秩序遠比韓國更森嚴。
另外,中國自1950年代末的社會改造,將中國人的全部社會關係都納入“單位”內;日、韓的組織隻管成員的加薪、升職,而中國的組織還管戶籍、分房、職稱評定、子女入托入學等。
個人極端依附體製,是中國式酒文化誕生的基礎。
不過,一旦離開等級分明的場合,中國人就沒有這麽多規矩,飲酒量也會大幅降低。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調查發現,華人移民加拿大後,酒精消費立即大減,降幅達70%。
但隻要留在中國,就免不了經常出入酒桌,酒宴文化不但令一些人苦不堪言,也成為年輕人進入單位的考驗和壓力,由於能喝就可以迅速獲得賞識,網上有大量年輕人谘詢如何鍛煉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