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瑞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聯係人:陸奉勇
電 話:0531-87483989
手 機:13905416779
郵 箱:13905416779@163.com
郵 編:250308
網址:www.boerbearings.com
地 址: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張夏工業園區
為大力弘揚酒文化,推進國際酒業交流。2017年3月18日下午,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四川省商務廳、四川省博覽事務局、四川省瀘州市人民政府協辦,以“暢飲未來,品味價值”為主題的2017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主論壇——2017中國國際酒業發展論壇在四川省瀘州市巨洋大酒店順利召開。論壇圍繞傳承與創新,民族與世界,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挑戰與機遇,生態價值與可持續發展,宏觀經濟與產業政策等多個方麵的話題展開了討論。
論壇上,中國輕工業聯合副會長、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四川省瀘州市市長劉強分別致辭,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法國國家幹邑行業管理局局長萊帕赫(Ms. Lepage)發表了主題演講。
瀘州市人大副主任王波,瀘州市政協副主席梁中元,瀘州市政府秘書長何傑;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何勇,副秘書長王祖明,法國國家幹邑行業管理局中國代表李瀅;北京國際酒類交易所總裁朱力,北京國際釀酒大師藝術館館長寧小剛,瀘州老窖百調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方翔出席了本次論壇。論壇由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央視主持人張羽主持。
王延才在致辭中講到:酒類產品屬於大食品範疇,與其他消費類食品之間有共性也有差異,伴隨著曆史的變遷與時代的進步,他們相同的是都要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礎之上,最大程度地繁榮社會經濟,創造社會財富,適應市場變革,滿足消費需求;不同的是酒類產品不僅僅是一種純粹的物質產品,而是更多的賦予了精神與文化的元素,是人類情感的寄托。酒類產品本身則成為一種承載著文化變遷、精神依托及情感宣泄的重要載體。因此,簡單來說,就是酒類產品不但具備了物質價值,還具備了精神價值。
酒類價值觀要與時俱進。因為,酒類價值觀是進化的、動態的,“價”和“值”本身就是兩個概念,“價”是企業行為,也是營銷行為;而“值”才是市場行為,因為,有價無市的價值等於零。所以,樹立符合現代消費規律的價值觀,尤為重要。要客觀務實地認識酒類價值觀,迎合時代潮流,反映時代精神,貼近當代人的生活體驗,引起消費者的共鳴,贏得社會的認知。
酒類價值觀還要有創新觀念。對於酒類行業而言,除了技術創新,機製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更要重視價值創新,隻有以價值觀為主導,酒業創新才能實至名歸,酒業變革發展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在新的社會環境與經濟形勢下,人們的消費方式與消費心理發生了重大變化。消費觀念的嬗變對酒類產品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同時為酒類價值觀的進一步提升創造了空間和機遇。麵對全球經濟形勢的跌宕起伏,麵對中國社會經濟的新環境,麵對酒類行業由快速增長轉入平穩發展的新趨勢,酒類價值觀要主動適應市場變化與需求,這是保障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在行業呈現產業轉型升級,結構深度優化,質量顯著提升,經濟增長趨緩,市場回歸理性的態勢下,酒類價值觀應該成為行業進步的重要支撐。
四川省瀘州市市長劉強在致辭中表示:瀘州地處四川盆地東南部、川滇黔渝四省市結合部,是著名的中國酒城。近年來,在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及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下,瀘州白酒產業實現了持續健康發展。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酒業增加值增速達12.7%,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占全省、全國的37.4%、13%。在白酒產業的帶動下,瀘州經濟社會發展保持了良好勢頭。201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4項指標增速居四川省第一名。
當前,白酒行業麵臨消費全麵升級、市場容量趨穩、競爭不斷激化的現狀,必須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鞏固地位。作為白酒主產區,瀘州市將充分發揮原產地優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 ,在轉方式調結構中不斷探索創新,努力走出一條持續健康發展之路。
我們將致力於攜手開拓國內與國際 “兩個市場”,推動白酒產業開放發展,共創白酒產業美好未來。白酒是民族產業,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符號。隨著對外開放、區域合作的不斷深化,白酒行業更需要積極拓展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爭取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將共同培育做大國內市場,高度重視與周邊省、市區和白酒主產區的交流合作、錯位發展,充分發揮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作用,探索白酒產銷體製創新,建立酒類產品展示、投資、技術交易綜合平台,推動“中國白酒金三角”整體發展,輻射帶動沿海、沿江、沿邊協同開放發展。我們將共同開發拓展國際市場,積極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戰略機遇,加快白酒產業“走出去”的步伐。特別是通過酒博會這一平台,展現中國白酒的獨特魅力,加強白酒與“洋酒”、啤酒、葡萄酒等不同酒類交流,讓白酒更好地融入世界,讓世界更好地品味中國。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發表了《從中國酒的昨天、今天與明天看八大價值》的主題演講,他在發言中強調:今年論壇的主題是“暢飲未來,品味價值”。分開看我認為就是大家共同來探討如何暢飲酒的未來、品味酒的價值。要想探討清楚這一點,首先要研究清楚酒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首先談談酒的昨天,也就是酒的起源在哪裏。10300年前的磁山文化中,我們發現種粟出現了,也是最早的農業起源;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著名教授、博士帕特裏克.麥克戈溫在9000年前的賈湖文化中研究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酒;7000年前仰韶文化的新發現則讓酒的釀造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所以說蘖造醴,曲釀酒。蘖造醴是人類的發現,曲釀酒是人類的發明。
再說蒸餾酒的起源,針對這一點研究領域存在多種說法。其中比較主流的有東漢說,因為發現了出土於東漢年代的青銅蒸餾器,以及東漢時期四川彭縣的釀酒畫磚;有唐朝說,小酒器的出現證明了唐朝時期已經開始進入了用專門的酒器來飲用酒的階段了;還有元代說,出土的元代青龍蒸餾器證明了在元代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蒸餾技術。但是這三個說法在2016年又被顛覆,海昏侯墓酒蒸餾器的出土,被證明世界蒸餾酒最早的起源是在西漢時期。
許多史料記載證明了黃酒是人類最早的人工釀酒,而白酒則是最早的蒸餾酒。中國酒的特點非常明顯,從釀造工藝與文化理念上來講,中國酒有著天釀美酒、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自然發酵、粱穀原料、多微共酵、固態蒸餾、陶壇貯存等工藝與人文特點。
當中國酒發展到了今天,主流的三大香型(濃香、醬香、清香)承載了中國酒核心的市場價值與產業價值。價值各有不同的背後,其特點也各有差異。其中清香的特點是地缸發酵,清蒸清煮一清到底;濃香則是千年老窖萬年糟,釀造工藝以混蒸續茬為特點;醬香七次取酒、八次發酵、九次蒸餾獨立於世。從中國酒各品類與各香型的差異化發展中我們發現,中國白酒產業傳承經典的同時,也不斷的嚐試著智能化、智慧化釀造,可以說是古老的新職業。在此其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釀酒師、品酒師在其中作用重大,中國傳統白酒釀造技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創新中獲得的持續發展與這些卓越且重要的大師們的突出貢獻是分不開的。
關於酒的價值,宋書玉認為從本質上而言,酒是滿足人們物質、精神、嗜好需求的特殊食品。而中國人又為什麽要喝酒?為禮而喝,為釋懷而喝,為歡樂而喝,為感恩也為友情而喝。從更大的視野範疇去審視,宋書玉認為中國酒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八個方麵:健康、曆史、文化、生態、釀藝、品質、體驗、科技。這八個方麵共同構成了人們喝酒的理由,也是酒的價值本身。宋書玉分別針對中國酒的八大價值展開了詳細闡述。
法國國家幹邑行業管理局局長萊帕赫(Ms. Lepage)以《幹邑:法國之美的象征性產業》為主題做了主旨發言。她從以下幾個方麵解讀了幹邑作為法國地標性產品的關鍵要素:一,傳承。幹邑是一種傳達著濃鬱法式生活風情的產品,作為產業的一份子,她始終認為尊重偉大風土的寶貴遺產和傳承數世紀之久的精妙技術是每一個繼承者的責任。而幹邑的從業者們也很好的繼承、保持並傳承這一共享的財富;二,充分尊重與利用地理優勢。在幹邑的發展過程中,整個產業充分利用風土條件,專業技術和豐富經驗來生產高質量的幹邑產品。並成就了世界最大的葡萄蒸餾酒產地:75000公頃,這其中包括大香檳區、小香檳區、邊緣林區、優質林區、良質林區、普通林區。幹邑作為最久的法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之一,一直努力於標準化體係建設,包括近年來新的幹邑產品規格書誕生,以及成為首個在中國國家質檢總局注冊的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三,幹邑有著獨特的產品消費體驗 。幹邑的消費方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消費地,比如在中國人們喜歡用幹邑佐餐而在美國幹邑雞尾酒則更加流行。不同的產品質量也決定了幹邑的消費方式,比如VS和VSOP幹邑經常用作雞尾酒和飲料,而陳年較久的幹邑則通常單獨飲用。與此同時,幹邑還以享樂主義的消費生活方式,不斷吸引各個時代的消費者 。幹邑傳達的是優雅,卓越和令人愉快的現代生活方式,這是深受大眾認同的。無論他們的文化背景和年齡差異如何,幹邑的多樣性使得每個人都能欣賞到它出色的品質並且去分享其獨特又豐富的體驗,同時也能保持每個人不同的感受。幹邑複雜的香氣和多樣化的消費方式令幹邑產品與香水非常相似,每個消費者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正是源於此,幹邑備受國際市場的歡迎。國際知名的高品質幹邑葡萄蒸餾酒是法式生活的代表,在法國之外也備受欣賞。自中世紀起,幹邑地區的葡萄酒就通過船運前往南北歐地區。16世紀,荷蘭人引入了蒸餾技術,並將夏朗德式蒸餾壺應用到全部幹邑地區,這項技術延續至今。從那時起,將葡萄蒸餾酒銷往荷蘭,英格蘭,北歐甚至美洲和遠東地區的貿易活動也嶄露頭角。19世紀,貿易公司引領銷售,幹邑的運輸逐漸由桶裝轉為瓶裝。幹邑的出口曆史由來已久,並且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主導力量。2016年幹邑的瓶裝運輸量為17.91千萬瓶(比2015年增加6%),2016年幹邑地區以外銷售額27.6億歐元(比2015年增加6.8%),總產量的98%用於出口到160多個國家。
主題發言結束後,論壇還播放了對消費者的采訪視頻,圍繞著“你喜歡什麽樣的酒” “喝過最貴的酒是什麽”“自己會花錢買酒麽”等諸多貼近消費者的話題進行了街訪。消費者的回答林林總總,不一而足,但各自對屬於自己的那一款酒類飲品的熱衷,讓在場的眾多嘉賓對未來的酒業發展感到信心十足。
酒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一方麵,酒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在經濟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中國酒走出國門時,怎樣在保持自身鮮明特點的同時又能被全世界不同文化和習慣的人民所接受?另一麵,洋酒、啤酒和葡萄酒都有豐富的國際化經驗,跨國酒類企業在全球推廣不同品牌時,是怎樣平衡國際化與本土化之間的關係的呢?
在接下來的對話環節中,來自白酒板塊的瀘州老窖集團董事長張良、洋酒代表保樂力加中國董事總經理高晟天(Jean-Etienne GOURGUES)、啤酒代表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侯孝海,以及葡萄酒代表中國食品董事總經理、中糧酒業總經理、酒鬼酒董事長江國金和黃酒代表張家港釀酒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庭明,共同上台圍繞各酒種的發展理念與不同區域的文化感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給產業的影響以及互聯網時代下的酒類發展等多方麵問題展開了高峰對話。
中國是世界上的酒生產大國、酒消費大國和酒文化大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市場越來越被國外企業看好,酒類產品的國際貿易表現活躍,進出口貿易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 時代的變革催生了酒類消費文化的升華,也凸顯了酒類產品的核心價值。時至今日,白酒的豪邁、黃酒的溫婉、啤酒的激情、洋酒的高雅、葡萄酒的時尚,依然是人們進行酒類消費的價值取向。某種意義上說,人們選擇什麽樣的產品,也就意味著消費了什麽樣的價值體驗。
千百年來的人類文明史中,酒類產品如影相隨,酒類文化源遠流長,曆史見證了酒文化的魅力,也證明了酒的價值所在。酒的價值並不僅僅體現在經濟價值上,還包括了她的曆史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生態價值等等。
公司研發的白酒發酵微生態菌劑定性、定量組合了促進白酒發酵與生香的食品安全微生物活性菌株;具有強化固態發酵白酒特征香氣、提高出酒率和安全度夏等功效。在白酒發酵生產中使用可以豐富白酒微量香氣成分,提高酒體豐滿度。與傳統工藝對照實驗表明,可提高出酒率4%以上,提高總酯15%以上,降低乳酸乙酯20%以上。該產品可以單獨使用,也可與傳統大曲配合使用。
產品目前已經得到西風、景芝、洋河的企業的認可,對白酒品質提高顯著!